赵孟頫《宗阳宫帖》,纸本,纵27.5厘米,横28.7厘米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。此帖是赵孟頫任江浙儒学提举时,写给属吏之信札。通篇笔力厚重,笔法精美,当是赵孟頫五十岁左右时书写。
赵孟頫书法《大元勑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》,上海艺苑真赏社出版。图源: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书。 元趙文敏龍興寺碑真跡,武进费氏旧藏。 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赵孟頫书法楷书《今》字的写法 ...
江浙一带广泛流传着赵孟頫见族兄赵孟坚的故事。相传赵孟坚因其在元朝为官,在其来访时闭门不见。赵孟頫走后,又命家仆将其坐过的凳子拿到湖里洗净。但根据学者考据,赵孟頫与赵孟坚虽为族亲,但并不属于同一脉系,更何况,他在元朝为官时,赵孟坚已去世多年,或许只是后 ...
10年来,河北在引入京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上精准发力,不断深化基础教育办学合作。截至目前,已有246所京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省370所学校开展跨省办学合作。
赵孟頫(1254-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道人,湖州人。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,秦王德芳之后。是一代书画大家,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。他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,其书风遒媚、秀逸,结体严整、笔法圆熟、世称“赵体”。与颜真 ...
赵孟頫的伟大之处,在于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,跨越唐宋,使得元代书法重新与晋代产生了直接的联系。也就是说,赵孟頫用自己的理解,从笔法到结体,再现了晋人的作品的风貌,使得传说找那个的晋人风度,成为同时代人可见的具体形象,这一点在行书部分表现的极为突出。一定 ...
很多人谈论某名家作品时,往往认为写得越认真越精彩,越是晚期、比如某书法家生命最后几年的书法,往往会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。其实不然。至少在赵孟頫身上不是。 赵孟頫《杜甫秋兴八首》局部 ...
赵子昂的书法,单字放大欣赏,能发现他用笔的三个秘密。 赵孟頫行书单字放大《为日林和上书心经》民间秘藏本 1、尖锋入纸 ...
如何“形质”,又如何“性情”,一会儿如此,一会儿那般,让大家不免一头雾水。赵孟頫说,用笔千古不易,结字因时相传。后人听了全都叹服得不行,呃,终于有高人道破天机了。然而,用笔固然重要到“不要不要的”,可终究怎样才算得真正会“用笔”呢?
展览汇集了赵孟頫不同版本的《金刚经》作品,包括嘉兴真如塔出土的版本,以及多种雕版印刷版本。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赵孟頫书法艺术的精湛技艺,也反映了他对佛教经典的深刻理解。展览通过对比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,揭示了赵孟頫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。